第140章-《皇子妃奋斗史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魏景闻言却顿了顿,倒不是担心妻子安全的,他已牢握四郡,不惧反攻。只是如今,他们有了姁儿。
    按旧日公务安排,妻子是要来的,妻子来了,那姁儿来不来?
    他想念妻子,也想念闺女,当然是盼望娘俩来的,只是姁儿还小,这……
    魏景罕见举棋不定,想了又想,最后亲自写了一封信,先询问妻子意见,如果她有带女儿来的意思,切记先问问颜明。
    季桓暗笑,看自己主公写完信,轻咳两声,这才言归正传。
    “主公,某以为,此时非西征司州良机。”
    豫州之西,就是司州,洛京所在,皇帝所在。
    魏景与皇帝之间的血仇累累,这欲手刃仇人之心如何,不用多说,但季桓不得不劝。
    扼天下之咽喉,北有黄河为屏,西有崤山函谷关,东有嵩山虎牢关,南有外方山,天险八大关隘,铜墙铁壁般易守难攻,司州洛京能为帝都,其地理优势不言自喻。
    攻打司州,不能急,最起码不能在背后有敌虎视的情况下攻伐。
    望原一战,济王走得及时,实力并未折损多少。徐州是他的大本营,可惜徐州本身是无多少天险可守的。济王目前陈兵豫州中东部的下邑邬城一线,正严阵以待魏景。
    这个攻守方,随时可以调转的,一旦魏景全力攻伐司州,济王大几率出兵收复失地。
    另外还有个王吉,他零零散散的,在青州还有十万老底。
    除了这两人,还有其余紧密关注豫州战况的北方军阀,其中还有个纠葛极深的安王。
    这一切,魏景都很清楚。
    如椽巨烛静静燃烧,外书房亮如白昼,端坐上首的他在烛火映照下,黑漆漆的瞳仁幽暗一片,他缓缓颔首:“伯言所言甚是。”
    这么多年都过来了,也不差这最后一步。
    魏景徐徐吁出胸口一口浊气,道:“下一步,先攻徐州。”
    先攻徐州是上善战策,他确实是这么打算的,然计划赶不上变化,后续战况的迅猛发展,出乎了在座所有人的预料。
    魏景先是接到了一则讯报。
    安王的。
    这个死仇,虽暂鞭长莫及,但魏景遣人北上冀州,一直观察着此人动静。
    望原一战结束后,此人趁机占了个大便宜。
    兖州北本是王吉地盘,王吉大败,急慌慌穿兖州逃回青州。恰逢他兵力折损大半,北兖州空虚,安王趁机率兵南下,借口为王吉阻截可能有的追兵,占据兖州北。
    事实上并无追兵,魏景正忙着攻占豫州四郡。王吉也是知道的,但没法,他兵力锐减,安王不来他也守不住兖州北,目前他也不想多树敌,只能接受了对方的“好意”及借条,把兖州北“暂借”给安王。
    一年多后的安王,早非昔日落魄奔逃的那个叛王。
    结盟高常,先攻清河再攻河间,期间高常战死长子继位,以安王这姐夫马首是瞻。安王实力大涨,去年秋又一举攻下渤海郡,半个冀州入其手。
    相对的软柿子都捏完了,冀州西部的周洪的根深蒂固,势力雄厚,并非安王能轻易撼动的。但偏偏日前,卫诩之策,竟说动周洪与安王结成联盟,二人共同将视线投向南边的豫州。
    安王南下占兖州北,周洪南下占兖州东郡,这二人算是一起进军的。
    半个冀州,兖州北,麾下十数万大军,又有新的盟友,短短一年多,安王这表面已恢复旧日六七分火候。
    据魏景得报,那卫诩居功至伟。
    魏景一口气不歇连取豫州四郡,甫腾出手来商议此二人,不料这安王又有了新的异动。连续几日,清河郡守府车马频出,奔往好几个方向。
    幽州,并州,青州,徐州。
    “莫非,……”
    季桓眉心一蹙,和魏景对视一眼。
    “他想趁机煽动联军?”
    如果是这样的话,那就棘手了。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安王化被动为主动……
    第(3/3)页